聖言村莊 cover art

聖言村莊

聖言村莊

By: 卡城永援聖母堂 - Our Lady of Perpetual Help Calgary
Listen for free

About this listen

Deacon John 會於村莊裡分享主的聖言

Christianity Spirituality
Episodes
  • 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20250720
    Jul 19 2025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20250713

    與聖言相遇 - 節錄自七月十七日晚上重慕道聚會

    今日是常年期第十六主日。福音中耶穌提醒我們,過分操心忙碌的生活;會阻礙我們聆聽天主的聲音及細察他人的需要。讓我們在工作中留有與天主相遇的時間,找尋天主在我們身上的計劃。

    讀經一(主,請你不要由你僕人這裡走過。)恭讀創世紀 18:1-10

    天正熱的時候,亞巴郎坐在帳幕門口;上主在瑪默勒橡樹林那裡,給亞巴郎顯現出來。 亞巴郎舉目一望,見有三人站在對面,就由帳幕門口,跑去迎接他們,俯伏在地,說:「我主,如果我蒙你垂愛,請你不要由你僕人這裡走過;容我叫人拿點水來,洗洗你們的腳;然後,請在樹下休息休息。你們既然路過你僕人這裡,等我拿點餅來;請吃點點心,然後再走。」那三人答說:「就照你所說的,做吧!」 亞巴郎趕快進入帳幕,走到撒辣前,說:「你快拿三斗細麵,和一和,做些餅。」於是,亞巴郎又跑到牛群中,選了一頭又嫩又肥的牛犢,交給僕人,要他趕快煮好。亞巴郎就拿了乳酪和牛奶,及預備好了的牛犢,擺在那三人面前;他們吃的時候,亞巴郎在樹下侍候。(Tobit..12:19) 那三人對亞巴郎說:「你的妻子撒辣在那裡?」他答說:「在帳幕裡。」其中一位說:「明年此時,我必回到你這裡,那時,你的妻子撒辣,要有一個兒子。」 ──上主的話。

    讀經二(這隱藏的道理,現在卻顯示給他的聖徒。)恭讀聖保祿宗徒致哥羅森人書 1:24-28

    弟兄姊妹們:現在,我在為你們受苦,反覺高興,因為這樣,我可在我的肉身上,為基督的身體──教會,補充基督苦難所欠缺的。我依照天主為你們,所授與我的職責,作了這教會的僕役,好把天主的道理,充分地宣揚出去。 這道理,就是從世世代代以來,所隱藏,而現在卻顯示給他聖徒的奧秘。天主願意他們知道,這奧秘為外邦人,是如何富有豐盛的光榮。這奧秘就是:基督在你們中,作了你們獲得光榮的希望。我們所傳揚的,就是這位基督;因而,我們以各種智慧,勸告一切人,教訓一切人,好把一切人,呈獻於天主前,成為在基督內成全的人。──上主的話。

    福音(瑪爾大把耶穌接到家裡。瑪利亞選擇了更好的一份。)恭讀聖路加福音 10:38-42

    那時候,耶穌進入一個村莊。有一個名叫瑪爾大的女人,把耶穌接到家裡。她有一個妹妹,名叫瑪利亞,坐在主的腳前,聽他講話。 瑪爾大為侍候耶穌,忙碌不已,便上前來,說:「主!我的妹妹丟下我一個人工作,你不介意嗎?請叫她來幫助我吧!」 主回答瑪爾大說:「瑪爾大,瑪爾大!你為了許多事,操心忙碌,其實需要的,唯有一件。瑪利亞選擇了更好的一份,是不能從她奪

    去的。」──上主的話。

    Show More Show Less
    16 mins
  •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20250713
    Jul 12 2025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20250713

    與聖言相遇 - 節錄自七月十日晚上重慕道聚會

    今日是常年期第十五主日,福音中提醒我們,愛人如己,隨時準備挺身而出,扶助身邊的弟兄姊妹。

    讀經一(這話離你很近,使你遵行。)恭讀申命紀 30:10-14

    梅瑟曉諭人民說:「你要聽從上主你天主的話,謹守這法律書上,所記載的誡命和法令;你要全心全靈回頭,歸向上主你的天主。「其實,我今天吩咐你的誡命,為你並不太難,也不是達不到的。這誡命不在天上,以致你能說:『誰能為我們上到天上,給我們取下來,使我們聽了,好能遵行呢?』也不在海外,以致你能說:『誰能為我們渡海,給我們取來,使我們聽了,好能遵行呢?』其實,這話離你很近,就在你口裡,就在你心裡,使你遵行。」──上主的話。

    讀經二(一切都是藉著他,並且是為了他,而受造的。)恭讀聖保祿宗徒致哥羅森人書 1:15-20

    弟兄姊妹們:耶穌基督是不可見的天主的肖像,是一切受造物的首生者,因為在天上和在地上的一切,可見的與不可見的,或是上座者,或是宰制者,或是率領者,或是掌權者,都是在他內受造的;一切都是藉著他,並且是為了他,而受造的。他在萬有之先就有;萬有都賴他而存在。 耶穌基督又是身體 ── 教會的頭:他是元始,是死者中的首生者,為使他在萬有之上,獨佔首位,因為,天主樂意叫整個的圓滿,居住在他內,並藉著他,使萬有,無論是地上的,是天上的,都與自己重歸於好,因著他十字架的血,立定了和平。──上主的話。

    福音(誰是我的近人呢?)恭讀聖路加福音 10:25-37

    那時候,有一個法學士起來,試探耶穌說:「師父,我應當做什麼,才能獲得永生?」耶穌對他說:「法律上記載了什麼?你是怎樣讀的?」他答說:「你應當全心、全靈、全力、全意愛上主、你的天主;並愛近人如你自己。」耶穌向他說:「你答得對。你這樣做,必得生活。」但是,那法學士為顯示自己有理,又對耶穌說:「誰是我的近人呢?」耶穌回答說:「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來,到耶里哥去,遭遇了強盜;他們剝去他的衣服,把他打的半死,就丟下他走了。正巧,有一個司祭從那條路上下來,看了看他,便從旁邊走過。又有一個肋未人,也是一樣;他到了那裡,看了看,也從旁邊走過。「但有一個撒瑪黎雅人,路過他那裡,一看見,就動了憐憫的心,於是上前,在他的傷處,注上油與酒,包紮好了,又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把他帶到客店裡,小心照料他。第二天,取出兩個銀錢,交給店主說:請你小心看護他!不論額外花費多少,等我回來時,必要還給你。「你以為這三個人中,誰是那遭遇強盜者的近人呢?」那法學士答說:「是憐憫他的那人。」耶穌於是給他說:「你去,也照樣做吧!」──上主的話。

    Seven Capital sin

    罪造成犯罪的傾向。若重複同樣行為,就滋生惡習。結果造成邪惡的傾向,蒙蔽良心,腐蝕具體鑑別善與惡的能力。因此罪過有繁殖和加強的傾向,但是不能根除道德的意識。

    1866. 各種惡習能夠針對其所違反的德行來排列,或各自歸屬於為首的罪宗,這就是基督徒歷來隨從聖若望‧加祥和聖大額我略劃分的罪宗。稱之為宗,因為是其他罪過和其他惡習的製造者。罪宗就是驕傲、慳吝、嫉妒、忿怒、迷色、貪饕、懶惰。

    Show More Show Less
    16 mins
  • 基督聖體聖血節-20250622
    Jun 22 2025

    基督聖體聖血節-20250622

    與聖言相遇 - 節錄自六月十九日晚上重慕道聚會

    今日教會慶祝基督聖體聖血節;教會提醒我們:耶穌藉自己的體血洗淨我們的罪過,贖回我們的生命。這信德的奧蹟使我們與主共融,讓耶穌居住在我們內,成為我們的生命,使我們能效法耶穌的愛,完全奉獻自己。

    讀經一(這是盟約的血,是上主同你們訂立的約。)

    恭讀出谷紀 24:3-8 乙年

    那時候,梅瑟下來,將上主的一切話和誡命,講述給百姓聽;眾百姓都同聲回答說:「凡上主所吩咐的話,我們全要奉行。」

    梅瑟於是將上主的一切話,記錄下來。第二天清早,梅瑟在山下,立了一座祭壇,又按以色列十二支派,立了十二根石柱,又派了以色列子民的一些青年人,去奉獻全燔祭,宰殺了牛犢,作為獻給上主的和平祭。

    梅瑟取了一半的血,盛在盆中,取了另一半的血,灑在祭壇上;然後,拿過約書來,念給百姓聽。以後,百姓回答說:「凡上主所吩咐的,我們必聽從奉行。」

    梅瑟於是拿血來,灑在百姓身上,說:「看,這是盟約的血,是上主本著這一切話,同你們訂立的約。」──上主的話。

    讀經一(默基瑟德帶來了餅酒)

    恭讀創世紀 14:18-20 丙年

    那時候,至高者天主的司祭,撒冷王默基瑟德,帶來了餅酒,祝福亞巴郎,說:「願天地的主宰、至高者天主降福你!至高者天主既將你的敵人交於你手,願天主受讚美!」亞巴郎於是將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給了默基瑟德。──上主的話。

    福音(眾人吃了,也都飽了。)

    恭讀聖路加福音 9:11-17

    那時候,耶穌向群眾講論天主的國,並治好了那些急需治療的人。

    天將要黑的時候,那十二人,前來對耶穌說:「請遣散群眾,叫他們到附近的村莊田舍,去投宿覓食,因為我們這裡是荒野。」

    耶穌卻向他們說:「你們給他們食物吧!」

    他們回答說:「我們只有五個餅和兩條魚,除非我們親自去給這些人購買食物。」原來男人已大約有五千。

    耶穌於是對自己的門徒說:「叫眾人分組坐下,約五十人一組。」門徒就照樣做了,叫眾人坐下。

    耶穌於是拿起那五個餅和兩條魚,望天,祝福了,擘開,遞給門徒,叫他們擺在群眾前。眾人吃了,也都飽了;他們把所剩下的碎塊,收集了十二筐。──上主的話。

    Show More Show Less
    9 mins

What listeners say about 聖言村莊

Average Customer Ratings

Reviews - Please select the tabs below to change the source of reviews.

In the spirit of reconciliation, Audible acknowledges the Traditional Custodians of country throughout Australia and their connections to land, sea and community. We pay our respect to their elders past and present and extend that respect to all Aboriginal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 people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