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歲月 |第十五日|第三週星期三 | 匆匆 cover art

時光歲月 |第十五日|第三週星期三 | 匆匆

時光歲月 |第十五日|第三週星期三 | 匆匆

Listen for free

View show details

About this listen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 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這是朱自清在上世紀(1922年)寫的一篇名為《匆匆》的文章的開端。他接着描寫日子過去的「匆匆」:早上起牀時,太陽便開始輕輕悄悄地挪移;洗手時,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時, 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靜默時,日子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想挽留它時,它就從遮挽着的手邊過去;天黑時,躺在牀上,日子便伶伶俐俐地從人身上跨過,從腳邊飛去。就這樣,一天又一天,一日復一日,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朱自清描寫得很美,也很真實!真與美的交融,文字與思想的激盪深深觸動人心,又令人不勝唏噓。

時間匆匆的流逝,誰不能體驗?盡管沒有哲士文人感受得那麼深,表達得那麼動人。誰不慨嘆時間無從挽留地從我們的鐘錶裡逃掉,從日曆、月曆上急速溜走?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身邊很多東西會漸漸被淘汰。相信每個家庭在收拾東西時都會撿出一大堆莫名其妙,不知從何來,有何用的東西,或一些花了錢買來,但現在存之無用,棄之可惜的「鷄肋物品」:舊式的手提電話、照相機、光碟播放機、錄音機,用舊了又未壞透的電腦,還有一疊疊昔日用心尋找,小心珍藏的電影及音樂光碟、磁帶,一束束不知所謂的電線,雜亂的插頭、變壓器、充電器,讀書時期必備的電子計算機、電子字典等等。這些東西曾伴着我們生活、成長、工作、溝通、消閒,有些還讓我們生情,但可惜它們的備用期甚短,跟不上我們的科技進步及生活品質要求的急速高升,很快便被打入冷宮,貶為累贅物,可離可棄,甚至恨不得棄之乾淨,只苦於無人回收,送出去也沒有人要。

一切都很快溜走,急速的變遷讓我們趕不及,追不上,跟不着,適應不來,喘不過氣。一切都很快地成過去式:過時,過氣,事過情遷,就連我們在此世也是「過客」,始終要與所愛的人、地、事、物「別過」,「不為人常久記念,早晚有一天要被人遺忘」(訓2:16)。活得認真的智者都會在自己的創造者前謙恭地吐露心聲:「我們在你面前是外方人,是旅居作客的,一如我們的祖先;我們在世上的時日有如陰影,不能持久」(編上29:15)。

不過,生命不在乎長短,更在乎厚薄、深淺。過客也可活得有意義,活得深刻精彩。時間能沖走千古風流人物,但不能磨滅上主對我們每人的愛。祂不會遺忘任何一位子女,這是祂鄭重保證過:「婦女豈能忘掉自己的乳嬰?初為人母的,豈能忘掉親生的兒子?縱然她們能忘掉,我也不能忘掉你啊?看哪!我已把你刻在我的手掌上」(依49:15-16)。人生一世,雖然匆匆,雖然為宇宙萬物留不下什麼痕迹,為悠長歷史添不上什麼印記,有上主的愛,我們永不會是白白走一趟。

請眾同禱
全能的天主,我們曾被罪惡壓迫,求你使我們因依賴你唯一聖子的誕生,而獲得解脫。因你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他和你及聖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 亞孟。

★ Support this podcast ★

What listeners say about 時光歲月 |第十五日|第三週星期三 | 匆匆

Average Customer Ratings

Reviews - Please select the tabs below to change the source of reviews.

In the spirit of reconciliation, Audible acknowledges the Traditional Custodians of country throughout Australia and their connections to land, sea and community. We pay our respect to their elders past and present and extend that respect to all Aboriginal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 people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