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五年七月十五日 - 看到徵兆與皈依 - 常年期第十五周星期二 聖文德主教(聖師)(紀念) cover art

二零二五年七月十五日 - 看到徵兆與皈依 - 常年期第十五周星期二 聖文德主教(聖師)(紀念)

二零二五年七月十五日 - 看到徵兆與皈依 - 常年期第十五周星期二 聖文德主教(聖師)(紀念)

Listen for free

View show details

About this listen

讀經 : 法郎王的女兒給孩子起名叫梅瑟,說:「因為我從水裏拉出了他。」他長大以後,常出去探望自己的同胞。

音 : 在審判的日子,提洛、漆冬和索多瑪地方所受的懲罰,也要比你們的容易忍受。

讀經

恭讀出谷紀 2:1-15

在那些日子,有肋未家族的一個男子娶了肋未家族的一個女人為妻。這女人懷孕生了一個兒子,見他俊美,就把他藏了三個月。以後不能再藏了,就拿了一個蒲草筐子,塗上瀝青和石漆,把孩子放在裏面,將筐放在尼羅河邊的蘆葦叢中。孩子的姐姐遠遠的站著,想知道孩子究竟怎樣。當時法郎的一個公主下到尼羅河邊洗澡,使女們在河邊上徘徊。公主發現蘆葦叢中那個筐子,就吩咐自己的使女將筐子取來。她打開一看,見有一個孩子正在哭涕,就動了可憐他的心說:「這必是一個希伯來人的孩子。」孩子的姐姐就對法郎的公主說:「你願意我去從希伯來婦女中給你請一個奶媽,為你乳養這個孩子嗎?」法郎的公主回答說:「你去吧!」少女便去叫了孩子的母親來。法郎的公主對她說:「你將這孩子抱去,為我乳養他,我必給你工錢。」那婦人就接過去,乳養這個孩子。

孩子長大了,那婦人就把他帶到公主那裏;公主遂收他作自己的兒子,給他起名叫梅瑟,說:「因為我從水裏拉出了他。」過了許久,梅瑟已經長大,有一次出去探望自己的同胞,看見他們作苦工,又見一個埃及人打他的一個同胞希伯來人;他向四面一望,見沒有人,便將埃及人打死,將他埋在沙土中。第二天他又出去,見兩個希伯來人打架,就對那無理的一方說:「你為什麼打你同族的人?」那人回答說:「誰立了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判官?難道你想殺我,像殺那埃及人一樣嗎?」梅瑟就害怕了,心裏想:「那事一定叫人知道了!」法郎聽說這事,就想殺死梅瑟;而梅瑟卻離開法郎逃走,去了米德楊地。 —上主的話。

答唱詠 聖詠69篇 3,14,30-31,33-34

我陷於泥濘中,沒有立足的處所;我沉入深水中,波濤已掩蓋了我。

上主,在這困厄的時日,我只有求救於你;天主,求你按你豐厚的慈愛應允我,求你以你救援的忠誠俯聽我。

天主,我既貧乏而又憂苦,願你的救助賜給我衛護:我要用詩歌讚美天主的名號,並要用感恩的心光榮天主。

卑微的人們,你們要觀看,並要喜慶;尋求天主的人,你們的心必要興奮,因為對貧苦的人,上主常予俯聽;對他的俘虜,他決不會看輕。

福音

恭讀聖瑪竇福音 11:20-24

那時,耶穌就開始譴責那曾看過他許多異能的城邑,因為他們沒有悔改。「苛辣匝因,你是有禍的!貝特賽達,你是有禍的!因為在你們那裏所行的異能,如果行在提洛和漆冬,她們早已身披苦衣,頭上撒灰做補贖了。但是我給你們說:在審判的日子,提洛和漆冬所受的懲罰也要比你們容易忍受。還有你,葛法翁!莫非你要高舉到天上嗎?將來你必下到陰府裏;因為在你那裏所行的異能,如果行在索多瑪,她必會存留到今天。但是我給你們說:在審判的日子,索多瑪地所受的懲罰也要比你們容易忍受。」 —上主的福音。

聖言反省 (樂仁出版社提供):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斥責那些拒絕接受福音的人,以這樣的方式幫助人警醒。因為祂在這些地方實行了很多奇跡,但即使這樣也改變不了心硬的人,他們仍舊不相信,也不悔改。苛辣匝因、貝特賽達就像我們生活的縮影,天主給我們宣講很多天國的道理,以及進入天國的方式,但是人依舊我行我素,導致產生一系列的問題。耶穌的話,會幫助我們反省個人生活,讓我們認識到天主的福音,不能只停留在人的眼前或耳邊,我們必須接受它,從而做出生命的改變。不因耶穌改變的人在審判之日來臨時,必被投到陰間。

What listeners say about 二零二五年七月十五日 - 看到徵兆與皈依 - 常年期第十五周星期二 聖文德主教(聖師)(紀念)

Average Customer Ratings

Reviews - Please select the tabs below to change the source of reviews.

In the spirit of reconciliation, Audible acknowledges the Traditional Custodians of country throughout Australia and their connections to land, sea and community. We pay our respect to their elders past and present and extend that respect to all Aboriginal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 people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