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中找希望】第三十五天 – 寻找希望的绊脚石 cover art

【天国中找希望】第三十五天 – 寻找希望的绊脚石

【天国中找希望】第三十五天 – 寻找希望的绊脚石

Listen for free

View show details

About this listen

在之前一天的避静中,我们探讨过以下的问题:「我们把精力和生命投放在哪里?我们究竟想向天主求什么?」我们今天延续这个话题。希望你还记得,我们之前提及过福音中有关富少年的故事。 (参 玛窦福音 19:16-26)故事之后有一段小插曲,也值得我们细味。当时那位富少年因为舍不得自己拥有的产业,结果没有回应主耶稣的召叫,就面带愁容,忧郁地走了。耶稣对自己的门徒说:「那些有钱财的人,进天主的国多么难啊!」门徒就都惊奇祂这句话。耶稣又对他们说:「孩子们!仗恃钱财的人,进天主的国是多么难啊!骆驼穿过针孔,比富有的人进天主的国还容易。」他们就更加惊奇,彼此说:「这样,谁还能得救?」耶稣注视他们说:「在人不可能,在天主却不然,因为在天主,一切都是可能的。」(马尔谷福音 10:23-27)伯多禄随即开口问耶稣说:「看,我们舍弃了一切,跟随了你;那么,将来我们可得到什么呢?」(玛窦福音 19:27)(参 马尔谷福音 10:28)耶稣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了我,为了福音,而舍弃了房屋、或兄弟、或姊妹、或母亲、或父亲、或儿女、或田地,没有不在今时就得百倍的房屋、兄弟、姊妹、母亲、儿女、田地──连迫害也在内,并在来世获得永生的。」(马尔谷福音 10:29-30)我们这里看到,连宗徒之首,圣伯多禄,也不禁问耶稣,跟随祂有什么好处?耶稣一点也没有介意,亦没有责备他,并认真回答伯多禄的问题。耶稣的答案显示了,人如果为了主耶稣及传福音的缘故,愿意慷慨地放下自己拥有的一切,不但会在来世获得永生,就是在现世也会有百倍的赏报!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被召叫完全放下所有一切跟随耶稣,但耶稣的答案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为主的缘故,愿意放下现世的物质及享受,天主绝对不会在现世亏待我们,反而会赐我们丰厚的赏报。总之,如果我们对天主慷慨的话,天主一定会比我们更慷慨!可能你亦会留意到,耶稣竟然说连「迫害」也包括在赏报之内!你可能会问:不会罢!这并不是主耶稣故意要为难我们,而是祂深知,所有跟随祂的人都会受到外来不同程度的反感、抗拒、敌视、排挤,甚至是仇视及迫害!这本来是不合理的待遇,但因为跟随者爱主深切,甘愿为主承受这种种迫害。所以,圣保禄宗徒在弟茂德后书第三章12节坚定地说:「 凡是愿意在基督耶稣内热心生活的人,都必要遭受迫害。」这就是我们之前所说,在现世朝圣之旅必会经历到,为我们有益处的磨难。让我们再一次提示自己,「望德」的基础是信任基督的承诺。我们对天主的信任程度,反映在我们有多愿意放弃依赖世上的其他事物、有多愿意放下这些我们拥有的「财产」,而选择天主。「因为你的财宝在那里,你的心也必在那里。」(玛窦福音 6:21)如果我们的心不在天主那里,我们就不会活在天国中。结果,就如主耶稣对门徒们的警戒,我们越仗恃钱财,越多囤积与包袱,进天主的国会是多么难啊! (参 马尔谷福音 10:24)当我们不向往或不活于天国内,我们就不能找到真正的希望,因为天主教教理是这样定义「望德」的:借着望德,我们期盼天国和永生,视之为我们的幸福。 (天主教教理 1817)难怪那位富少年,因为放不下,结果就丧失了希望,面带愁容,忧郁地走了。 (马尔谷福音 10:22)反思你是否有很多东西放不下,令你丧失回应天主的能力及机会?你会希望如何作出改变呢?你愿意你的赏报及你的财富在哪里呢?你又在追寻什么呢?你有否曾在生命中,因没有选择天主或天国的路而感到失落,甚至觉得失去生命意义呢?请在祈祷中寻求天主渴望你选择的路。今日祈祷主耶稣基督,谢谢祢再次带我进入祢与富少年的相遇之中,让我再次经验到祢的邀请与我的执着之间的张力。我的理智告诉我,应该选择祢,但我薄弱的意志,总是令我放不下我所拥有的一切。理智告诉我,这一切都是由祢所赐的,理应归还于祢,但我真的舍弃不了。我知道这显示我对祢缺乏信任!缺乏原本在祢之内那份应有的安全感!所以迟迟没有选择祢,及祢要我走的路。主耶稣,我可以怎么办?请祢再次补足我的无信!不要让我裹足不前,迟疑不决,再次令祢失望!请让我学习圣伯多禄的榜样,敢于问、敢于求,并敢于接受祢给我的答案,就算那答案不是我愿意接受的。但为着我对你的爱,我愿意...

What listeners say about 【天国中找希望】第三十五天 – 寻找希望的绊脚石

Average Customer Ratings

Reviews - Please select the tabs below to change the source of reviews.

In the spirit of reconciliation, Audible acknowledges the Traditional Custodians of country throughout Australia and their connections to land, sea and community. We pay our respect to their elders past and present and extend that respect to all Aboriginal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 peoples today.